21.下列属于骨迷路的是【】
A.椭圆囊
B.球囊
C.耳蜗
D.蜗管
E.咽鼓管
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骨迷路的分部:前庭、骨半规管和耳蜗。
22.维持机体稳态的反馈调节是【】
A.凝血
B.减压反射
C.排尿反射
D.排便反射
E.分娩
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负反馈是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形式。减压反射属于负反馈调节。
23.尿素从细胞排出的方式属于【】
A.出胞作用
B.经通道易化扩散
C.经载体易化扩散
D.原发性主动转运
E.单纯扩散
【答案】E
【解析】单纯扩散是指一些小分子、脂溶性物质顺
浓度差或电位差的跨膜物质转运,是一种不消耗能量的被动转运过程。尿素属于小分子物质。
24.静息电位增大的过程称为【】
A.超极化
B.极化
C.去极化
D.复极化
E.反极化
【答案】A
【解析】静息电位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,称极化。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为超极化;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为除极化;当膜内电位由零变为正值,其膜电位与静息电位的极性相反,称为反极化;细胞膜除极化或反极化后,膜电位又向原初的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称为复极化。
25.急性失血时,危及生命的失血量占全身血量的比例至少是【】
A.5%
B.30%
C.15%
D.45%
E.60%
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一次出血量达总血量10%左右,不会出现临床症状;健康人一次失血超过总血量的20%,将会出现,临床症状;失血超过30%,则会危及生命。
26.血液凝固各阶段都必需的因子是【】
A.Ⅸ
B.Ⅷ
C.Ⅲ
D.Ⅻ
E.Ⅳ
【答案】E
【解析】血液凝固各阶段都必须Caz+的参与,即FⅣ。
27.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的生理意义是【】
A.心肌兴奋更有规律
B.心肌收缩力更强
C.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
D.心内兴奋传导加速
E.心肌收缩房室同步
【答案】C
【解析1心肌兴奋性变化的特点是有效不应期长,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,这一特点使心脏不会发生完全强直收缩,始终保持收缩与舒张交替的节律活动,心脏的充盈和射血才可能进行。
28.对心输出量影响最不明显的因素是【】
A.年龄
B.性别
C.剧烈运动
D.体重
E.体表面积
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心输出量与机体的新陈代谢相适应,可因年龄、性别及其他生理情况(妊娠、剧烈运动)不同而不同。
29.交感缩血管紧张的中枢主要位于【】
A.大脑皮层
B.丘脑内侧
C.延髓头端
D.中脑上丘
E.脊髓背角
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引起交感缩血管神经正常紧张性活动的中枢在延髓,有关的神经元位于延髓头端的腹外侧部。
30.体内二氧化碳分压由高到低的顺序是【】
A.静脉血、肺泡、组织细胞
B.肺泡、组织细胞、静脉血
C.肺泡、静脉血、组织细胞
D.组织细胞、肺泡、静脉血
E.组织细胞、静脉血、肺泡
【答案】E
【解析】气体分子在体内一定是由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转移。C0:分压由高到低依次为: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(C0。由此处产生)>组织液>组织毛细血管血液>静脉血液>肺动脉内的混合静脉血>肺泡气>呼出气>大气。
声明:
(一)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,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。
(二)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,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您对内容、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,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。
关注公众号
回复“免费资料”领取复习资料
微信公众号
微信交流群
<<点击收起
1395020896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