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考热线:
13950208961

首页 > 成考学习 >

2020年成人高考高分备考秘诀:要善用笔记

来源:福建成考网     2022-03-05 13:42:40成考学习 >

   对于准备参加成人高考的考生来说,复习是非常重要的,然而学习的最大障碍莫过到记忆力差的问题了,怎样克服年龄大、工作忙、记忆力差的矛盾,本文分享了2020年成人高考高分备考秘诀,供考生借鉴!



   2020年成人高考高分备考秘诀


   一、 寻理解


   俗话说的好:“欲要记,先要懂”。从记忆规律的角度看,一个人对要记忆的知识理解得越深刻,记忆效果就越好。因此,考生必须要弄懂自己所学到的知识,特别是那些重点和难点,必须耐心,重复琢磨,达到“知其义而明其根”。国外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研究: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,一篇100个单词的文章,在理清了文章的思想、内涵和基本含义后,大约15-20分钟就能把它记住了,如果是盲目记忆,则需要近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。这就说明了理解的重要性!


   二、 抓重点,补短板


   立足于全面、系统,突出重点,抓“牛鼻子”。起“以点带面”,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的效果。


   补短板是根据木桶原理而得到的结论。木桶原理:一只木桶要想盛满水,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,如果这只木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,这只木桶是无法盛满水。所以能盛满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,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,也被称之为短板效应。


   我们要了解自己的短板,自己不足的科目,着重复习,这样才能协调全面发展,整体成绩才能提高。


   三、 巧记忆


   备考过程中需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,结合自己的实际,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。


   可分散难点,学练结合;自我回忆,尝试再现;抓住特征,展开联想;记住主要公式,进行类推等。


   四、 多动笔


   俗话说的好:“好记性不如烂笔头”。在学习中,一定要注意学思结合,手脑并用,养成“不动笔墨不读书”的好习惯。对于那些重点、难点又不容易记住的内容更是要多动笔。这比单纯地口诵目记效果要好得多。


   五、 善归纳


   有条理的知识比杂乱无章的知识更容易记牢。在学习中要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、整理,加强前后知识、新旧知识的联系,努力使所学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层次分明、逻辑严密的知识系统,这对于保持记忆无疑也有着重要的作用。


   六、 勤复习


   记忆的过程也就是同遗忘作斗争的过程,斗争的最好武器就是复习,要使复习取得好效果就必须注意:  


   1、及时复习。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告诉我们,人们对所学知识的遗忘是先快后慢,先多后少。遗忘最严重的时刻是在识记后的头一天,甚至发生在最初的几小时、几分钟(头一天有可能遗忘所记材料的一半)以后速度逐渐减慢。及时复习对巩固所学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相反,等遗忘殆尽后再“回锅”,就事倍功半。


   2、强化记忆。艾宾浩斯的研究证实,人们对所学习、记忆的内容达到了初步掌握的程序后,如果再用原来所花时间的一半去进一步巩固强化,这就会使学习、记忆的程序达到150%,将会使记忆的痕迹得到强化,所记内容经久不忘,这在心理学上称为“过度学习”效应。

  

   七、要善用笔记

 

   1、笔记中的内容应该是经过仔细记录的内容。当你再次回顾这些内容时,我们就会觉得非常熟悉了。这样,再结合课本备忘的内容,可以将许多知识点自然地串在一起。在查看笔记的时候,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,可以返回到教材中仔细搜索,这样你就不会错过知识点。


   2、记笔记的过程也是将书本知识系统化的过程。因为笔记内容是经过精简过的,看完后很容易记住。用笔记复习比拿一本厚厚的成考教材容易得多。而且我们在成考复习阶段,不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。


   3、在成考复习的最后阶段,如果我们运用笔记来复习,可以帮助我们查漏补缺。在运用笔记复习时,有些知识点可能觉得有一定的印象,但是可能没有完全记住,这时我们就可以根据我们笔记记录的知识脉络,在最后的复习阶段,逐渐将一些知识点填充进去,这是成考考生常用的复习方式。


   

  


声明:

(一)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,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。

(二)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,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您对内容、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,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。

  • 考试提醒
    • 成考公众号
    微信公众号

   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
    关注公众号,领取考试复习资料,历年真题等资源

    微信交流群

   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

    与考生自由互动、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、解答。

    关注公众号

    回复“免费资料”领取复习资料

    微信公众号

    微信公众号

    微信交流群

    微信交流群

    <<点击收起

    在线咨询

    APP
    下载

    联系
    电话
    扫描
    二维码
    反馈
    建议
    回到
    顶部

    13950208961